起念
朋友两口子折腾要娃小半年了没动静,昨天给我发消息:“哥,奉化这边做试管婴儿靠谱不?得砸多少钱?”一句话把我问懵了。虽然我老爱记录些生活实操,但这试管的事儿真没碰过。
抓了抓脑袋,寻思帮人帮到底,干脆花一上午自己跑一趟整明白得了。掏出手机就开始搜索“奉化 试管婴儿”,跳出来一堆医院名字,看得眼晕。
摸索
没辙,干脆挨个打电话问最直接。抓起手机就打:
- 第一家医院:接电话的姑娘挺客气,说第一次检查加方案制定大概5千到8千,但具体到试管操作,含含糊糊只说“看个人情况,三到五万都有可能”。一听这“都有可能”,我心里就嘀咕——这不跟没说一样么!
- 第二家医院:前台直接让我过去咨询,说电话里讲不清。行,看来光靠嘴皮子不行,我抓起车钥匙就冲出门。
到了医院生殖中心,好家伙!人真不少。排了半小时队,总算见到个咨询医生。我学着朋友口气问:“大夫,咱这从头到尾做下来,得多少钱?”
医生推了推眼镜,掰着指头跟我数:
- 前期检查:男女方都得查,抽血、B超、小蝌蚪检查……小一万。
- 促排卵药:“这钱差得可就大了!”医生特意强调。国产的一针几百块,进口的一两千,得打十几天。“有人花四五千,有人一两万,看你用啥药。”
- 取卵手术:医生敲了敲单子,“七八千左右”。
- 胚胎培养:“养几天、养几个?加钱项目多着!”医生语气很熟稔,“普通培养三五千,想养到第五天囊胚?加两千。做基因检测?一万五起!”
- 移植手术:这回倒干脆,“一次四千五”。
意外发现
听到这我心算了下:检查1万 + 药算中间价1万 + 取卵8千 + 培养5千 + 移植5千,差不多小四万了。刚想开口,医生又补了一句:
“这是做一次的价!一次不成做第二次,药钱和移植费还得再掏!” 我差点被噎住:“那要是冻胚胎?”
“对!冷冻费一年两千,解冻移植再交四千五。”医生翻着收费表,“还有,移植前要是做宫腔镜,三千;移植后用保胎药,又是千八百……”
我听得头皮发麻,赶紧用手机备忘录狂记。临走前厚着脸皮问医生要了份收费项目表——这回没白跑!
表格对比
回办公室打开电脑,把跑过的两家医院信息,连同后面电话问的第三家一起整了个对比(关键!必须看明白):
- 人民医院生殖科
- 检查费:男2500,女6800
- 促排药:国产60元/支15天=900元(基础款)
- 取卵+麻醉:7500
- 胚胎培养:3000(普通培养3天)
- 冷冻保存:1800/年
- 移植费:4200/次
- 妇幼保健院
- 检查费套餐:8800(夫妻全含)
- 促排药:进口1500/支12天=18000(贵!)
- 取卵:8000
- 囊胚培养:+2500
- 基因筛查:+15000(选做)
- 冷冻:2000/年
- 移植:4500/次
- 私立专科医院
- 打包价:38000(号称包干!)
- 细问才知道:不含基因检查!不含进口药!失败重做只免移植费!
踩坑总结
整理完表格我都替朋友肉疼:这哪是做试管,分明是拆零件卖!几个重点直接用红笔圈起来:
1. 别信打包价! 宣传页上三万多包干的,过去一问全是坑——进口药?加钱!冷冻胚胎?加钱!基因检查?巨额加钱!
2. 药费是黑洞! 有人促排花一万,有人花四万,差别就在那一小瓶药水上。医生一句“你用进口的效果更好”,几千块就出去了。
3. 隐藏成本要人命! 请假误工、外地人租房子、打针打车费…这些根本不会出现在账单里。朋友要是从外地来,吃住一个月少说四五千。
4. 社保像在逗我玩! 跑了三家才搞清:只有部分检查费能走医保,药费手术费纯自掏腰包!
给朋友交差
下午把表格和录音全甩给朋友:“你俩先看看,最便宜也得准备四万打底,还得留点钱防着做两次!”朋友发来个哭脸:“哥,这比买辆车还复杂……”我瞅着窗外苦笑,想起咨询时看到那些熬了三四次还在坚持的夫妻,突然觉得这账真没法光用钱算。
对!补了句狠话给他:“千万!别在私立医院被‘包成功’忽悠瘸了!我录音里那医生自己都说,年轻姑娘一次成功率也就40%,这玩意儿谁敢打包票?”
朋友半天没吱声,晚上突然发消息:“哥,你说……领养手续在哪儿办?” 得,这趟实践记录,跑题跑得更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