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事得从半根验孕棒说起。那天蹲在厕所盯着两道杠发呆,手里还攥着吃剩的抗艾药铝箔板,脑子里嗡嗡的——药盒上印着骷髅头警告孕妇禁用。
冲进医院差点崴脚
抓着老公就往妇幼医院跑,挂号队伍排得比春运还长。轮到我的时候,白大褂医生瞥了眼病历本直接摆手:“吃这代抗病毒药的我们不敢收,去传染病院!”
转战三甲传染科,坐诊的老专家扶了扶眼镜:“你这个药…”他哗抽出厚厚一叠说明书,手指戳着副作用栏里那行“致畸风险待考证”,转头跟护士叹气,“又是被网络信息害的!”
药片风波惊魂记
诊疗室里乌泱泱挤进来五个白大褂,为首的主任直接拍板:
- 立刻换药:当场开了新上市那种粉色药片
- 抽血加急:扎针抽了三管血查病毒数量
- 全家连坐:老公被揪去做了俩小时阻断咨询
最刺激的是产检现场。做B超时年轻医生突然“呀”一声,监控仪警报声炸得我心脏骤停。原来胎儿心率飙到180,老主任冲进来吼:“药代动力学紊乱!降压药准备!”那支透明针剂推进血管时,冰凉的液体顺着胳膊爬上来,隔壁床孕妇的血压计直接吓爆了表盘。
吵出来的生机
后来才知道医疗组吵翻了天。妇科主张马上流产保大人,传染科坚持换药能控病毒。有次凌晨两点接到电话,听见背景音里还在吵: “23周引产风险谁担?!” “母婴垂直传播率70%算谁的?!”
要不是护士长摔病历本镇场子,估计能打起来。
现在每天吞七种药片,肚皮被监测仪勒出红印子。上周复查时主任突然笑出声:“奇了!新药把你病毒量压到检测线以下了。” 看着化验单上从未有过的“未检出”三个字,诊室里的实习生突然哇地哭出声——后来才知道她连值三个夜班盯我的数据,黑眼圈都快掉到嘴角了。
(后来听护士八卦,那天吵得最凶的妇科医生下个月也要当妈了,据说现在天天抱着我的病历本做研究,诊室抽屉里还偷偷塞着防吐话梅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