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来郑爽那事儿,当时动静确实挺大的,网上铺天盖地都是。平时也爱瞎琢磨,看到这事儿,除了跟着吃瓜,也勾起了我一些别的想法,或者说,是启动了我自己一个挺私人的“实践记录”。
我的观察实践:信息风暴怎么来的
那时候信息一下子炸开,各种说法都有,真真假假混在一起,看得人头晕。我就想,这信息到底是怎么传的?普通人接收到的东西,有多少是真的,多少是添油加醋的?干脆,我自己下场“实践”一下,观察观察。
第一步:泡在信息源里
我就打开了常用的几个平台,微博、一些论坛、还有几个新闻APP。特意关注了几个平时不怎么看的爆料号、讨论组啥的。就是想看看第一手的信息(虽然很多也算不上第一手)是怎么出来的。
第二步:动手记录变化
我还真拿了个本子,简单记了记:
- 刚开始爆出来是啥消息?
- 隔了几个小时,说法有啥变化?
- 哪些点被反复强调,哪些信息没人提了?
- 评论区的风向是怎么变的?大家都在吵
- 有没有所谓的“证据”出来?这些“证据”有多少人去核实?
就这么搞了几天,每天晚上抽点时间翻翻,记几笔。
第三步:试着分辨和归类
我试着把看到的信息分分类:哪些是当事人说的(虽然也未必全信),哪些是媒体报道的(看是哪种媒体,官媒还是自媒体),哪些是纯粹网友猜测或者“我觉得”。这么一分,发现真正能确定的事实很少,大部分都是情绪和猜测在飞。
实践下来的一点感受
这实践搞下来,累是真累。 眼睛累,心也累。最大的感受就是,在那种大瓜面前,信息太乱了,情绪太容易被点燃了。很多人根本不关心真相是就是找个由头输出情绪,或者站队。
我还发现,很多信息传着传着就变味了,一开始可能只是A,传到后面变成A+B+C,甚至完全扭曲成D。源头是哪?很多时候根本找不到。
这回“实践”,没啥惊天动地的但对我自己挺有用的。就是让我以后再看到类似的热点事件,心里会多一道“过滤网”。不会轻易就信了,也不会急着去骂或者去捧谁。 多等一等,多看一看,尽量找点靠谱的来源,没准儿能离真相近一点点。
说到底,网上的事儿,看看就别太当真,更别让它太影响自己心情。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比啥都强。这就是我从“试管婴儿郑爽”这事儿出发,搞的一点点个人实践记录,挺粗糙的,分享给大伙儿看看。